跳到主要內容區

歷史淵源〈牛津學堂與真理大學〉

一、逍遙學院時期

溯自主後1872年,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(Rev. George Leslie Mackay)遠渡重洋,3月9日登陸淡水,以砲台埔為其宣教根據地。除一方面展開傳教、醫療、農藝外,又利用其租住的寓所、野外,從事教學工作,歷時八載。 

二、牛津學堂誕生

八年中,學生不斷增加,但因缺乏校舍,諸多不便,馬偕博士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,乃於1880年回國募款,獲其故鄉安大略省(Ontario),牛津郡(Oxford)報紙〈前哨評論〉(Sentinel Review)新聞社之刊載,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,獲得熱烈迴響,而募得加幣6,215元,作為其建校基金。1881年馬偕博士重返淡水,擇定牛津學堂現址,親手規劃、監工,興建校舍。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,取名「理學堂大書院」。又為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,英文乃命名為:OXFORD COLLEGE,後人稱之為—牛津學堂。同年9月15日舉行開學式,有十八人獲准入學。當時所授課程,除神學聖經道理,尚有社會學的歷史、倫理、中國字部、中國歷史、自然科學的天文、地理、地質、植物、博物、礦物及醫學理念、解剖學、及臨床實習、體操、音樂等,首開台灣西式學堂之觴濫。牛津學堂的教學方式,除在校本部教學外,尚有野外實地授課和醫學臨床見習,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。馬偕博士重視學生生活教育且愛護學生,自己熱心於教學和研究,此皆為其教育之特色。牛津學堂之學生須修讀三年,結業後即派到各地教會傳教,並牧養教會。

牛津學堂無論在規模、設備、創校理念、教學方式等各方面,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,也是現今臺灣教育史上最久的一所學校。

 1883年馬偕博士為重視女子教育,再建女學堂於牛津學堂之東鄰,亦開本省女子教育之觴濫。馬偕博士奉獻一生,積極進行傳教、醫療、教學等工作,從未因為政局之變動,而有所改變。從其所說:『寧可燒盡,不使腐銹。』(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.)的名言中,盡見馬偕博士之偉大宗教家精神。其時,北臺灣各地因受其真誠、犧牲、奉獻的精神感召,各地方教會紛紛創立,以奠定今日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厚實基礎

1901年馬偕博士積勞成疾,於6月2日下午4點與世長辭。牛津學堂改由吳威廉牧師(Dr. William Gauld)負責,女學堂則暫為傳教者家族宿舍,由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負責。

三、承傳與開枝散葉

此後,牛津學堂曾一度成為神學院(即現今臺灣神學院之前身)、淡水中學校(即現今淡江中學之前身),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(即現今真理大學之前身)。然無論世局如何變換,牛津學堂卻一直屹立於砲台埔上,肩負著宣教、教育的神聖使命。

 

 

瀏覽數: